
0898350416
浏览次数: 时间:2025-08-28 20:31:39
巴基斯坦这几天向土耳其递交了JF-17雷达资料,又向土耳其索要量子通信设备,网友调侃:中国跟巴基斯坦,兄弟归兄弟,图纸得锁保险柜
最近,巴基斯坦突然把JF-17“枭龙”战机的雷达资料递到了土耳其手里,紧接着又张口向土耳其要量子通信设备。这事儿一出来,简直就像往中国军工圈丢了个炸弹,网上直接炸开了锅。网友说的“兄弟归兄弟,图纸得锁保险柜”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。以前咱们国人说中巴关系铁得像钢板,结果现在巴铁一转身,关键技术直接就飘到土耳其去了。说实话,我当时看到消息,第一反应也是一阵无语——就算关系再铁,核心利益面前还真没什么永远的朋友。
其实,这事儿看着挺荒唐,仔细琢磨背后的逻辑却又透着几分现实的无奈。先说雷达资料。枭龙Block3上用的KLJ-7A雷达,虽然不是中国自家最牛的那一款,但在国际市场上绝对能排得上号。它用的氮化镓(GaN)T/R组件,探测距离170公里,能追踪好几个目标,和美国F-16V的雷达性能不相上下。
我查了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 2025年的报告,里面写得很明白,巴基斯坦2024-2025年通过技术合作赚了大概30亿美元,占了他们军费预算的四分之一。这么一笔收入,巴基斯坦能不心动?
更讽刺的是,土耳其的KAAN隐身战机本身就是中国歼-35E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对手。巴基斯坦不但把枭龙的生产线经验、测试流程、气动方案全都打包传给了土耳其,还把雷达资料也奉上,结果KAAN的研发周期一下子从原先的7-10年缩短到了3年。
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财报直接写着,2025年上半年营收翻了一倍多,靠的就是KAAN战机的订单和巴基斯坦工程师的技术支持。
印尼和沙特这些原本可能买中国歼-35E的国家,现在全都被土耳其“技术共享+本地化生产”这一套吸引走了。我看到沙特王储·本·萨勒曼在2025年1月还说,沙特考虑采购100架KAAN战机,而之前他们还跟美国谈过F-35,也对我们的歼-35E有很大的好感。现在呢?直接选了土耳其的方案。市场被抢走,技术还被“二传手”顺手带走,换谁心里能舒服?
再说量子通信设备,这事儿就更耐人寻味了。量子通信按道理说,中国技术全球领先,巴基斯坦如果真想要,直接找中国不是更保险?可偏偏要转头去问土耳其。
土耳其的量子通信能力,主要还是靠华为和诺基亚帮忙,自己根本没啥底子。我查到相关资料,土耳其量子技术完全不如中国,甚至还得靠外部合作。这里头的猫腻其实很简单——巴基斯坦怕自己被中国“掐脖子”,想多留几条后路。你说说,这像不像一个缺钱的人,一边跟你借钱,一边又怕你以后拿钱压制他,悄悄跟别人勾兑上了?
而且,巴基斯坦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历史前科。早在2023年,中国就曾经暂停过枭龙战机的RD-93发动机供应,外界普遍都说这就是在警告巴基斯坦,别想着把中国的核心技术随便外传。可现在看来,这招顶多是让巴铁“收敛”一下,关键时刻,还是利益至上。
老实讲,面对巴基斯坦这种“平衡术”,中国这边也不是没办法。你可以看到,最近几年中国军工出口已经在悄悄收紧,比如说出口的歼-10CE就没有配套最先进的电子战模块,武直-10ME加装了自毁装置,甚至合同里加了全生命周期技术监管。商务部2024年6月20日还专门发了公告,把航空航天结构件和发动机制造相关技术都纳入了出口管制范围。
有意思的是,网友那句“兄弟归兄弟,图纸得锁保险柜”真点中了要害。在国际军贸这个圈子里,真没什么永远的兄弟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我查到欧洲防务市场分析机构IISS的数据,2024-2025年全球隐身战机出口总额突破了450亿美元,土耳其KAAN战机靠着技术共享和低价,抢下了15%的市场份额。中国的歼-35E本来大有可为,结果到2025年才卖给埃及等几个国家,远低于预期。你说心里不憋屈才怪。
更可怕的是什么?一旦技术外流,土耳其还带着沙特、印尼这些国家搞本地化生产,技术扩散速度简直像病毒一样。要是哪天印度、越南也通过类似的门路搞到中国的技术,那后果真是不敢想。
对中国军工来说,这波教训摆在眼前——以后技术合作绝不能再大包大揽,必须要有明确的红线。硬件可以卖,核心软件、算法、关键工艺都得“上锁”,否则一不留神,自己培养出来的“兄弟”转头成了劲敌。
当然,也没必要妄自菲薄。土耳其现在风头正劲,但它的军工体系严重依赖欧美发动机和核心部件,真出了问题,还是要看美国脸色。中国装备虽然市场扩展慢了点,但咱们的技术自主、后勤体系健全,这些优势可不是谁都能学走的。
再怎么说,巴基斯坦的核心装备最后还得靠中国,土耳其再牛,也不可能全方位替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